本文內容來自

憂鬱可能是缺乏維生素D!不只幫助鈣質吸收,補充維生素D還有6大好處

文/鄭本岡鄭本岡醫師

現代人由於生活型態及居住環境的限制,大部分的活動範圍都在室內,日常生活中鮮有接觸陽光的機會,於是乎就失去一個很重要的維生素來源—維生素D。人體對於鈣質的吸收主要是靠維生素D。

紫外線照射到人體的皮膚後可以合成維生素D3,再於小腸中結合鈣的吸收。所以如果缺乏維生素D,鈣的吸收率就會降低,即使吃進再多的鈣質也無法幫助骨骼成長,更是容易形成骨質疏鬆。

人體維生素D最主要的來源,就是經由日曬,艷陽天直曬15~20 分鐘的太陽就產生足夠維他命D。但現代人日照不足,醫生和營養學家推薦補充維生素D3,維生素D3是動物產品創造,與人體通過陽光照射所得的最相似。

鄭本岡表示骨科醫師推薦食用維生素D3主要的原因是強化鈣質吸收,鄭本岡降低骨質疏鬆的危機,但其實多多攝取維生素D3好處多多。

維生素D3可以在體內有多達2000種不同的基因影響,有直接的作用,實現更多方面的健康。維生素D受體被發現在幾乎所有的細胞受體結合,把持基因的開關,提示在細胞平衡的變化。

在許多重要的生理過程有很大的影響,包括:

1、骨骼健康

強壯的骨骼是一個良好的結果,它有助於維生素D3進氣調節和控制身體吸收鈣和磷這兩種化合物,提供的密度和強度的骨骼和牙齒的能力。

2、胰島素控制

維生素D3可以降低胰島素阻抗,有助於管理條通血糖水平,可以幫助糖尿病患者更好的控制疾病。

3、降低血壓

有一些低日照時數國家的研究顯示,補充維生素D有助於於控制高血壓。

4、心臟健康

低濃度的維生素D會增加心臟病發作的可能性。維生素D是一種心臟的鎮定劑,提高心血管耐力和保持心肌細胞增長過大。這使得心室壁增厚,可阻止血液流動,導致心臟病發作。

5、心情

維生素D3重要的好處之一是對情緒的影響。許多研究都顯示維生素D濃度的提高可以有效地幫助減少臨床抑鬱症的症狀。

6、減少氣喘

調控免疫功能,減少過敏和發炎,減少氣喘。

維生素D缺乏和不足,歸因於在過去的幾十年裡生活方式的改變(減少暴露於陽光下、使用防護衣物和防曬乳液、減少吃魚和內臟)。維生素D3除了由曬太陽獲得以外,也有一些其他的方法,譬如:牛奶、麵包、穀物(看食物標籤)雞蛋、特別是蛋黃、奶酪、乾酪、酸奶,及富含脂肪的鮭魚或沙丁油魚。

若從食物獲得的份量不足,建議可直接食用維生素D3,成人口服推薦攝入量是每天5000國際單位,結合鈣、鎂效果更好。

鄭本岡醫師簡介

【早安健康/藤川德美(醫學博士)】

實際上,15~50歲女性八成缺鐵



接著讓我們從女性缺鐵的現狀來觀察。

上表為日本生勞動省所進行的國民健康、營養調查結果。在「第3部 身體狀況調查結果」當中,刊載了「鐵蛋白值的分布(以性別、年齡區分)」,結果如上方表格所示。

從表格中可以看出,20~49歲女性當中,約有70%的人鐵蛋白值低於30;約85~90%的人鐵蛋白值在50以下,此數值代表大多數的人都有嚴重鐵質不足的問題。年齡20幾歲鐵蛋白值在100ng/ml 以 上(本院以這個數值為目標)的比例為0%,就連30~49歲這個年齡層達標者也相當稀少。

下面為本院測量的資料。

從這裡可以看出,缺鐵比例與厚生勞動省的資料相去無幾。因此不只是來院患者中有相當大的比例為缺鐵患者,而是所有日本女性都有嚴重的缺鐵問題。根據我的推測,無論是否到身心內科或精神科診所就診,恐怕大部分日本女性都有某些身心不適的症狀,我相信這些女性原因不明的身體不適症狀,多半都和缺鐵有關。

當然職場或家庭壓力這類環境因素,也是造成精神疾患的一大主因;此外缺鐵是否會引發症狀,端視個人體質而異。

總的來說,一旦缺乏鐵、蛋白質,當面對來自外界的壓力,身心就會出現脆弱性,這個部分會在後面詳述。這是因為神經傳遞物和荷爾蒙的作用大不如前,就連能量代謝本身也停滯的緣故。

當我們在日常生活或工作中遇到某些打擊或煩惱,有時會馬上重新振作起來,有時則會意志消沉好一陣子,當身體缺乏鐵、蛋白質,特別容易變成後者消沉的情況。

鐵的功能並非只有合成紅血球

我認為缺鐵問題只透過「貧血」症狀來描述並不恰當。鐵質除了是製造紅血球的原料之外,也和生命活動的基礎息息相關。

合成紅血球以外的鐵質功能

1、鐵是製造神經傳遞物血清素、多巴胺的輔因子。

下面以引發憂鬱症的原因之一,也就是神經傳遞物血清素、多巴胺、正腎上腺素的減少來說明。這些物質皆稱為單胺類神經傳遞物。血清素用來穩定情緒、正腎上腺素提供生活動力、多巴胺營造快樂心情。

「神經遞質學說」認為憂鬱症的成因在於缺乏這些神經傳遞物,它不僅普遍受到多數學者的認可,同時也有基於這個學說製造出來的精神科藥物。

鐵在製造這些神經傳遞物,是作為協助酶催化的重要輔因子,輔因子透過與酶的結合,以協助其發揮功效。

一旦身體缺鐵,血清素、多巴胺、正腎上腺素不會在需要時製造出來,因此便產生類似憂鬱症或恐慌的症狀,進而形成這類心理疾病。

2、鐵在保護身體不受有毒自由基破壞的抗氧化劑─過氧化氫酶中不可或缺。

體內所產生自由基具有強烈毒性,不僅會使細胞氧化,還會引發老化、癌症及各種慢性病(當然也有對身體有益的自由基,可以去除體內不好的細菌,並提升酶的催化作用,因此不能將所有的自由基視為毒蛇猛獸,然而數量過多仍會帶給身體不良影響)。

保護身體不受過多自由基破壞的抗氧化物質,又稱「抗氧化劑」。

其中具有代表性的過氧化氫酶,鐵在其催化過程中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。過氧化氫酶會以極快速度分解不斷產生的有害自由基,亦即過氧化氫,並將其轉化為水和氧氣(效率為酶當中最高)。

這時過氧化氫酶是依靠自己進入的鐵(過氧化氫酶與作為輔基的血基質結合,鐵則配位於血基質內),使其得以迅速反應。

3、鐵對於粒線體膜上的電子傳遞鏈不可或缺。

這一點會在第4章詳述。在製造身體能量的能量代謝最終階段,不能沒有鐵的存在,然而大部分醫師對於這些基本的生命活動及能量代謝,似乎都沒有深入的了解與認知。

如此一來便無法充分理解治療患者症狀發生的根本原因。

大部分精神科醫師(從前的我也是如此)都是在不明就裡的情況下,只單憑藥物處方進行長期治療,這樣和閉著眼睛靠感覺開槍沒有兩樣,想要命中目標簡直難如登天,因此治療時必須將焦點放在根本原因上。

【延伸閱讀】


  • 貧血:多休息也無法恢復的疲勞!種類多不一定是缺鐵
  • 貧血吃紅色食物有用嗎?營養師推薦這些食材最補鐵
  • 頭暈疲倦恐是缺鐵!12種補鐵食物這樣吃增吸收率

本文摘自《缺鐵:吃對鐵遠離憂鬱症、恐慌症,精神科醫學博士的臨床實證╳飲食療法》/藤川德美(醫學博士)/世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劉善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